28 Jul 2015
上周 NASA 陆续公布了两个重大发现:
1. 太阳系最后一颗行星冥王星(Pluto)的近距离照片以及一些关于这个星球更详细的数据
2. 地球2.0:Kepler452b,一个跟地球相似度有98%的行星,距离地球1400光年,依照现在航天器的飞行速度,需要飞5000万年才能到达这个星球
从我个人的感受来讲,我是第一次被深深的震撼到了,虽然我知道此生能够进一步深层次的去接触外太空的星球是根本不可能的了,但是某种程度上来讲给我的感觉又不亚于好像这两个星球触手可得,1400光年好像一眼就能看过去。
中学时候喜欢看一些杂志比如「舰船知识」、「航空世界」,自己也买不起,大多时候都是蹭着同学的一起看,那个时候,杂志是自己了解外面酷酷的东西的窗口,后来喜欢看「科幻世界」,比酷更上升了一个档次,非常的新奇,随着网络的普及,知识量的增多,那个时候看似不可思议的东西也慢慢有了解读和依据,很多存在于书本中的故事慢慢的也变的真实起来。
你能想象小时候常听说的嫦娥居住的月宫?原来人也是可以上去的!你能想象我们的飞行器能够在太空飞10年的时间到距离我们几十亿公里的地方拍了一张到此一游照还能传回来吗?你能想象距离我们1400光年的一个星球有可能是另外一个地球,也可能有生命存在?
相比整个宇宙,人类不仅从时间还是空间上都太渺小了!虽然有句话叫无知者无畏,但同时无知者也更加恐惧,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可以让我们更加强大,不再渺小!
20世纪60年底,美国实现了人类登月计划,就像阿姆斯特朗所说的“这是他个人的一小步,却是整个人类的一大步”,那个年代美国实现登月虽然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美苏之间冷战的结果,但是这个伟大的成就对于那个年代的美国青少年来说应该是影响巨大的,他们的思想和对问题的看法也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现在活跃在美国科技界和商业界的很多领袖都是在那个大环境影响下成长起来的。
—
这里我讲一个故事,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潮流兴盛,很多年轻人从城市出走到农村,大搞公社运动,有一本杂志特别有名,杂志的名称是「地球目录」(Whole Earth Catalog),帮助这些公社运动者(嬉皮士)们在没有先进机械设备的情况下,就地取材 DIY 生活所需的工具或者材料,自给自足。杂志的创始人是斯图尔特・布兰德(Stewart Brand),他在创办杂志之前发起过一个「Why haven’t we seen a photograph of the whole Earth yet?」的活动,号召民众要求政府放出 The Whole Earth 的照片,既然都已经进入太空了,为什么没有一张全地球的照片呢?压力之下,NASA 陆续放出了一些在太空中拍摄的地球照片,而这些照片也成为「地球目录」的各期封面或者封底。
这张图是60年代 NASA 公布的太空拍到的从月球的角度看到地球升起的照片
我们熟知这个故事是因为另外一个人,乔布斯(Steve Jobs),他在2005年哈佛大学演讲的时候,提到了这个对他个人影响深远的杂志,其中最后一期封底上的一张图片以及一句话,图片的上半部分是一张太空中看到太阳从地球后面即将转出的照片,图片的下半部分是地球上某个公路边太阳即将升起的早晨,而那句话就是注明的「Stay Hungry,Stay Foolish」。
1974年最后一期「地球目录」的封底
—
20世纪60、70年代美国公社运动到达了高潮,而此时的中国是风风火火的文化大革命、上山下乡运动,相信那个时候能够看到美国登月消息的寥寥无几,看到这个消息又能激发出什么创造力的更是少之又少。而现在网络以及信息的全球化,这些消息第一时间就能传递了中国几亿电视以及网络用户的眼前,相信此刻,中国某个偏远山区的孩子,当他在仰望星空的时候,会有另外一番感觉了吧。
—
当年杂志「地球目录」的创办人斯图尔特・布兰德这几年又参与了一个项目[一万年时钟],这个项目由美国 Amazon 创始人贝佐斯(Jeff Bezos)参与投资,在这个网站的首页有一段艾略特(T.S. Eliot)的诗:
We shall not cease from exploration
And the end of all our exploring
Will be to arrive where we started
And know the place for the first time.
粗略的翻译一下是:
我们永远不能停止探索
这些所有的探索最终
都会达到我们探索开始的地方
并让我们第一次了解它
END.
16 Jun 2015
今年的 WWDC 整体给人一种很仓促的感觉,看到最后 Tim Cook 竟然连总结发言都没有就结束了,这在以前Jobs 时期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啊!
从开场的视频开始,苹果就试图有一种不同的风格来做这届的 WWDC,个人感觉,视频制作质量上也大大降低了水准,相比以前还有一些不同点:
- 也许这次真的是没什么亮点产品功能,所以产品介绍都非常快,介绍的几位大咖也都开始搞诙谐幽默风,不时调侃一下自己或者同事;
- 增加了两位苹果女性高管人员演讲和介绍产品;
- 用在内容行业很资深的人来讲 Apple 的产品,可能我对这些音乐行业专业人士可能并不熟悉,看起来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曾几次想关掉睡觉了;
重点说一下对 Apple WatchOS 和 Apple Music 的感受吧:
当朋友拿到 Apple Watch 时候我简单体验了一把,并没有带给我太大的惊喜,而它的实际使用体验也确实如此,应用经常也会有卡死的情况。而从产品层面上讲,Apple Edition 版本最贵要到1万美刀以上,除去它华丽的外表不说,它的芯确是一个缩减版的 iOS,知道这次发布的 WatchOS2才称得上是 OS 吧,那么难道缩减版的 iOS 跟其他 iDevice 配合使用,真的是手表的未来么?
由于苹果的影响力,基本上任何一个颇有知名度的 App 开发商开发针对 Watch 的应用已经是一个标配了,那么如果我们把视线以及时间从手机转移到屏幕更小的手表上,真的好么?手腕不会累么?我自己体验感觉选应用还挺累的。手表到底要专注于做什么?这个是苹果还没有给出的一个答案。如果你身上带了一个东西,是不是震动一下,亮一下,你要是不是去查看一下,用不上多久,你就具有注意力分散群特征了,更别说提高人的生产力和效率了。
手表在发明出来之前,可能人要抬头看天才知道什么时候办什么事,或者有什么约会,手表作为时间的一个载体可以让人更加有时间意识和计划性,提高了人的效率。而当你需要的时候,它就在那里,当你不需要的时候,它也不会无缘无故打扰你,除了家里老式钟表的整点报时和滴答滴答的声音。而 Apple Watch 如何能做到当我们需要的时候,它就在那里给你提供信息,而不需要时候也不打扰你,更加优雅的替代现在的手表,这个我想是苹果也是第三方开发者要确定的方向。
Apple Music 要从 iTunes Music 说起了,作为 iPod 以及苹果公司的起家根底,不能少了音乐。而最初Jobs 在谈论音乐的时候,可以是明确表示,音乐行业是绝对不适合订阅模式的,所有爱好音乐的人都想拥有音乐,可以听上千上万遍,而你对喜欢的电影电视剧却不会看那么多次。
时过境迁,12年后,Tim Cook 发布最新的订阅模式的 Apple Music,以适应音乐下载不断下降而订阅不断流行的趋势。
虽然同现有的几个音乐服务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但是Apple Music 也有一些亮点,让我非常赞同:
- 人工推荐组合机器推荐
- 专业人士创办的音乐 Live 电台
也给内容服务提供商一些参考,未来提供内容服务,不是简单的把版权方内容拿来,组合好放上去推荐就行了,需要有更深的运营,以及更专业的制作或者自有内容创作结合。
传统的专题运营模式也需要重新思考了,点播+Live 模式会是一个方向。对于 Apple Connect,我想还是让对社交更懂的公司去做吧。
另外,Apple Music 推出了3个月的免费试用期,我的理解可能是:
- 用户决定从其它音乐服务转到 Apple Music 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个时间1个月是不是不够
- 竞争对手 Spotify 也有3个月仅1美元的计划,在吸引新用户上3个月免费更加有竞争力
- Apple Music 结合了机器推荐和人工推荐功能,以及社交;这3个功能需要更多的人参与贡献数据才能有大的价值,所以3个月的时间也是苹果不断从新用户身上获取数据完善服务的时间,前3个月的服务并不是一个理想化的服务,Apple Music 需要时间去测试完善
- Apple Music 本身没有免费的套餐,免费用户只能听电台,这也是它跟 Spotify 区别的一个地方,希望能通过更长的免费期去转化用户,而不是通过免费用户去转化
另外,对于现在基于内容的服务商来说,我想说如何建立有效分成机制,实现平台和内容的共赢,是一个不错的方向。
13 Mar 2015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
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
一半在尘土里安详,
一半在风里飞扬;
一半洒落荫凉,
一半沐浴阳光。
非常沉默、非常骄傲。
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如果有来生,要化成一阵风,
一瞬间也能成为永恒。
没有善感的情怀,没有多情的眼睛。
一半在雨里洒脱,
一半在春光里旅行;
寂寞了,孤自去远行,
把淡淡的思念统带走,
从不思念、从不爱恋;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只鸟,
飞越永恒,没有迷途的苦恼。
东方有火红的希望,
南方有温暖的巢床,
向西逐退残阳,向北唤醒芬芳。
如果有来生,
希望每次相遇,
都能化为永恒。
-电影「推拿」中三毛的诗
11 Feb 2015
“如果你想跟大人描述一幢房子多么美,只要说“我看到一栋价值10万法郎的房子”,不要试图费口舌去描述房子迷人的颜色和它窗户上缀满的天竺葵。”
偶然看到这部动画片,很感叹小时候我们怎么就没有这么棒的动画呢?一个不明来历的铁皮巨人,为什么大人们看到了是恐惧、是拒绝,而孩子看到了是兴奋、是接受呢?有时候看到孩子天真烂漫的怪异想法和行为之后,真的会觉得作为大人的自己已经永远回不到那个时候了,我们已经在生活的染缸里面摸爬滚打历练许久,已经丧失了百毒不侵的能力。
从故事最开始就可以看到 HUGE 是一个非常有爱心的小孩,从漫画中也学习到了好坏和善恶,缺少父爱的他却勇敢而善良。降落在小镇的这个外星铁巨人也如同一个蕴含着巨大能量的大 Baby 一样,懵懂无知,幸好是跟 HUGE
成了好朋友,把铁皮下包裹着的好的一面激发了出来,试想如果是同某个邪恶小孩交上了朋友,把铁巨人暴力的一面激发出来,相反就是一场世界大灾难了。
Be a SuperMan。
05 Feb 2015
这本书看的还算挺快的,也得益于NETFLIX 本身的故事就跌宕起伏,其实也不能太算是屌丝逆袭的励志故事,因为创始人Hastings是硅谷小有名气的企业家,正是他后来能持续不断的拿到大笔的融资才让 NETFLIX 在竞争中得以持续和壮大。故事很有戏剧性,蕴含了很多电影中常见的桥段:创始人的起家故事杜撰、创始人退居幕后继续学业、创始人复出、团队好友众叛亲离、清除异党、同竞争对手短兵相见。。。
从本书的目录中也能看出作者对这个商业故事的电影化解读:
- 黑夜枪声
- 好事、坏事及丑事
- 淘金记
- 世界之战
- 这个杀手不太冷
- 热情似火
- 华尔街
- 海扁王
- 黄金时代
- 帝国反击战
- 超人总动员
- 正午
- 胜利大逃亡
- 大地惊雷
- 天堂电影院
感触较深的不是 NETFLIX 最终从 DVD 租赁行业中胜出了,而是在胜出后创始人Hastings 在采访中流露出得一种感觉,在谈到Blockbuster 破产的事情时,他也略微忧伤,跟他竞争了这么多年的一个对手就这样消失了,他顺应了时代,跟上了互联网的步伐,迎接他以及 NETFLIX 的还有更强大的对手。人生如下棋,棋逢对手整个棋局才会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