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cky Never stop exploring

怀旧

Mad Men 里面很棒的文案,第一季的最后一集。唐为kodra一个幻灯器材做的介绍,其实也适用于现在所有的相册应用。不管是flickr还是iphoto,这类应用的一个根本目的是帮你留住那已经逝去的美好时光,不管是痛苦还是甜蜜,它都应该是美好的,是值得回味的。而这类应用就要带你走进那个世界,进入那个时间隧道。

怀旧字面意思是

残留在旧伤口的疼痛

来自心里的阵痛

比单纯的记忆这个词更有力量

这个设备

并不是一个太空船

它是一个时间机器

它可以后退 可以前进

它会带我们到

我们会再次痛苦的地方

它不是叫做转轮

它叫旋转木马

它带着我们像小孩玩耍一样

一圈又是一圈

再次回到家中

回到一个我们知道被爱着的地方

产品的性格

Some product can say, but good product can talk.

把产品比作山,爬山的人比作使用此产品的人;不同的山会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山会吸引不同的人前往,再壮丽秀美的山也有人不会去不想去,再贫瘠的山也有人向往留恋。这里只是说的由于性格不同而产品的吸引用户不同,那么山是如何说话的呢?喜欢爬山的人可以每年不同季节,不同时间都去爬同一座山,每去一次感受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山有清澈的泉水,爬累了给你解渴,有的山有柔美的凉风,有的山有各种各样的植被,每次都会变化多样,每次去都会都会给你不同的感受,给你聊天给你解忧。

再拿电脑做个列子,宽泛的讲,有两个类别的电脑:PC和苹果。由于基因的不同,这两种产品也有本质的性格区别。PC从出生开始就是一个孤儿,没有亲爹亲妈,生产者注重的是低廉和实用;而苹果电脑一开始就是亲爹亲妈带大的,生产者追求的是艺术和涵养。

电脑是一个金属和朔料的混合物,如果单纯的组装起来给人的感觉就是冷冰冰的,没有生命,没有温度,你要什么它给你什么,它没有的也没法给你,PC给人的就是这样一种感觉;相比苹果,最早乔布斯就把苹果能说话作为一个重要的功能介绍给用户,还有那经典的呼吸灯设计,当你合上它之后,不管你是一身疲惫的倒下就睡,还是兴奋的彻夜难眠,看着那个小亮点在一点一点的在呼吸,你会觉得它是有生命的,You are not alone.

苹果的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的性格,所以不要期望苹果本身去做出改变,去迎合所有用户的需求,迎合中国市场普罗大众的需求,这样出来的产品就不是苹果产品了。

当你做一款产品时,不管是什么样性质的产品,千万不要说我是面对所有用户的,每个用户群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性格,如果有一个是面对所有用户的产品,那它一定是畸形儿,是一个怪胎,是不被所有人所接受的。

Bing不必为了要做成Google一样而去做,腾讯微博也不必要像做成新浪微博那样而去做,做出自己的特点和风格,自然会有自己的用户。


Spotify是我最近2年特别喜欢的一个音乐产品,因为是免费用户,所有听歌过程中会带有音频广告,那么就说一下它的广告特点。

一般听歌都是在工作或者是做其他事情的时候,让歌曲自然的在后台默默进行的,偶尔听到不喜欢听的会切换到Spotify界面去切歌,或者暂停。

当回到Spotify界面时,它会有一个弹窗形式的广告展现在最前方,会停留2秒的样子,这事不管你是否操作都会自动消失,有时我会发觉广告挺有趣,想去点击,但是这个弹窗是不能点击的,当弹窗消失后,会缩小成一个小的广告条出现在界面的下方或者右侧,这时你就可以又看到这个广告的mini版,再去点击浏览广告内容。

很简单的交互,但是特别亲切,如果对弹窗广告没兴趣它也不会太干扰,会消失的很快,有兴趣它也不会消失就不见了,而是用一种更简化的形式让你找到。

两种形式展现如下:

spotify-ad1

spotify-ad2

那么再看看国内的视频广告,有没有一种情况是你看到视频中间一个精彩的镜头想去截图一下,或者想去搜索一下这个故事或者角色的,你暂停了之后就立即是一个浮窗的广告,它有考虑用户难道就是想要看你的广告吗?那么换一种做法去实现这个暂停广告会不会更好呢,比如在播放器外面给出此时用户的讨论内容,或者角色介绍等等。用户如果感觉到你明白他的意思了,你再跟他聊天了,那么他自然也会留意到你的其他地方,包括广告。

Spotify给我的感觉是她在跟我talk,而不是简单的say;这一点已经让我有足够的理由每天去用她听歌。

The beauty of square

Quora上有Instagram的CEO关于产品选择方形照片的解释: Read Quote of Kevin Systrom’s answer to Instagram: At what point in Instagram’s product development did square photos become the standard? on Quora

我相信这个策略一定在团队中讨论了很久才确定下来的,如果说为什么Instagram在图片应用方面如何这么成功,我相信对于方形照片的选择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1. 方形避免了由于拍摄照片的设备不同或者来源不同而产生的各种各样的尺寸问题造成的不统一,让产品的整个界面和展示更加的统一,减少用户过于关注照片尺寸带来的个性化,而去寻找在同样尺寸下照片内容以及色彩的个性化;
  2. 对于现在照片泛滥的4:3和16:9构图,方形构图更加独特和原始,也应了CEO的那句让产品更加Stand out,这一点上,Instagram做到了。
  3. 取舍有时就塑造了一个产品的性格和特点,另外一个服务dribbble,设计师展示自己作品的平台,只允许上传400*300的照片,相比其他服务来说,在展示方式上非常单一,却赢得了众多设计师的热爱,成为现在一个热门的设计分享平台。

随着Instagram的流行,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开始尝试输出方形照片,在拍照片的时候如果没有合适的黄金分割构图,不妨想一想故意朝着方形照片的方式去拍,回头可以剪辑下也不错。

一些方形图: set1 set2

Flickr上的一些链接:

http://www.flickr.com/photos/44548980@N00/sets/72157600942620616/

http://www.flickr.com/groups/squareformat/pool/

很喜欢的一个制作相册的服务,有12*12的方形相册:HYPO

参考文章:

1 http://blog.formedfunction.com/post/5559583849/the-instagram-square

2 http://photo.tutsplus.com/articles/theory/a-guide-to-producing-beautiful-square-format-images/

天下足球-皮波专题中的一首诗

26岁生日时,朋友送给他的,在那一瞬间,我也有点眼眶湿润了。

什么时候

风在发端的少年

变成了雕塑

什么时候

纯如白纸的婴儿

停止了啼哭

在那圣火纷飞的硝烟中

你依然在你的远方孤立无助

再见,蝙蝠侠

一直很喜欢一句话:

Burn out or fade away.

这句话对蝙蝠侠来说在合适不过了,哥谭市的天之骄子布鲁斯.韦恩,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长大后不是想着花天酒地,豪车美女,而是义无反顾的走向了酷毙又苦逼的英雄之路。作为布鲁斯.韦恩,他一直保持低调,深居浅出,连自己青梅竹马的女朋友也不敢大胆追求,只因自己还肩负这一个英雄救世主的重任;作为蝙蝠侠,他一身拉风的蝙蝠侠套装,再配上无敌战车,上天入地,杀敌一千,自伤八百,每次都搞的伤痕累累,连老管家阿福最后也不忍心再看着他这样下去而离去,可谓走到了历来超级英雄或者强者的终极之路:孤家寡人。

蝙蝠侠诞生

It’s not who I am underneath, but what I do that defines me.

他的内心是极度矛盾和孤独的,很小的时候父母双双死在自己眼前,他也一直在深深的自责,恐惧和愤怒中成长,当他终于下定决心要亲自除掉曾经杀死自己父母的凶手后,却发现凶手已经被哥谭的黑帮老大干掉了,而自己只能傻傻站在那里,像当年看到自己父母被杀死时候一样,只是傻傻的站在那里,只有恐惧和愤怒。在饭馆被黑帮老大马罗尼羞辱之后,他毅然决然的离开了哥谭,开始了为期7年的卧薪尝胆,潜心修炼。忍者大师教会了他忍者之术,却并没有借此机会摧毁他的人性,他成为了一名顶尖的杀手,却并不是侩子手,此时,忍者大师的第一步计划失败了。

布鲁斯.韦恩回到了哥谭市,没有鲜花没有掌声,依旧还是老管家阿福。不过很快他就有了自己的第二个得力助手福克斯,这个让他从布鲁斯.韦恩成为蝙蝠侠的关键人物。当他穿上蝙蝠侠战衣的那一刻,就好像至尊宝带上紧箍咒成为孙悟空那一刻,他们的人生将为之发生改变。他选择了Burn out,他知道自己和瑞秋可能不会再有可能了,他知道自己走上的是一条不归路,不过此刻,作为蝙蝠侠,他信心满满,在战胜了忍者大师解救了哥谭之后,他有了一个新朋友戈登队长,而同时也将有了一个新的敌人:小丑。蝙蝠侠已经诞生,新的挑战即将到来。

黑暗骑士

Why so serious!

这一集是小丑的舞台,蝙蝠侠失败的很惨很彻底,他把未来拯救哥谭的全部希望都寄托与哈维.登特,希望哥谭有一个真实的英雄,一个不需要面具,不需要借助黑夜的英雄,而小丑却硬生生的把哈维从天使拉落到人间,并最终打入地狱,变成了魔鬼,这个过程是这一集中最精彩的部分,也是这3部里面最能刻画人性的部分;另一方面,蝙蝠侠青梅竹马的女朋友也离他而去,虽然面对小丑自己一直还是以带面具的蝙蝠侠身份应对,但还是阻止不了另外一个亲人的离开,自己对黑暗的恐惧没有了,却更加的自责和愤怒。

最后一场戏,本来可以像第一集里面一样,想亲手除掉这个杀害自己亲人的凶手,但愤怒的他还是忍住了,但是他的隐忍和对未来的希望也只维持了8年,哥谭市在8年的谎言中度过了一段黄金时光,以至于第3集开始时,未来一个大人物罗宾所说的:“社会如此安定,已经不需要蝙蝠侠了”。

黑暗骑士崛起

A hero can be anyone. Even a man doing something as simple and reassuring as putting a coat around a young boy’s shoulders, to let him know the world hadn’t ended.

诺兰的蝙蝠侠系列最终章,半年没进电影院的我还是忍不住去一睹风采,故事性和深刻性比前面2部是差了一些,但是新的场面简直太棒了:黑暗中隧道里的追逐戏,第一集里面有戈登驾驶过蝙蝠侠装甲车,这一集猫女也有机会一试蝙蝠侠战车,还有那量身定做的全手动操作的蝙蝠侠夜行机,都大饱眼福。

又过去了8年时间,蝙蝠侠已经差不多35岁往上了吧,已经不是以前随心所欲的年纪了,面对强敌,一直对警察没有信心的他还是重新出山,有个段落是讲如何让他重新摆脱自己的恐惧(个人觉得有些多余的成分),因为他早已经是一个没有恐惧感的人了,也许可能是这8年时间里,他又变的更加自责和恐惧了,自己的面具被撕开后,害怕失去自己另外一个亲人,不过相比于此,另一个对蝙蝠侠更大的打击是,老管家阿福离开他临走时说的话,瑞秋在死之前已经决定要嫁给哈维了,相信这个打击不亚于瑞秋的死,也是最终让蝙蝠侠带着核炸弹同归于尽的更加彻底了。哥谭市活在谎言之中,而自己也是。一个英雄倒下了,一定会有其他英雄诞生,因为在他看来,英雄其实可以很简单,可以是任何一个人。


再见,蝙蝠侠。迎接罗宾时代的到来。